初小一相逢,便收獲無數——我校舉行初小銜接教研活動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8-01-03 13:58:53
加強初小銜接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4月11、13日,初中部數學、語文教研組與小學部攜手開展初小銜接教研活動。
4月11日上午,初三段備課組長項耀生老師為小學部師生開了一節《數陣》公開課。
項老師經驗豐富,幽默風趣,對如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獨到的見解。課堂上,項老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傳授方法與技能技巧,更滲透多種數學思想方法,比如模型、化歸、方程等等,從月歷、幻方、填圖等多角度闡述數陣模型,由淺入深地引領孩子們徜徉在數學天地中。他告訴同學們,學好數學,要做到“三到”:“耳到”——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是思維;“腦到”——同學們在課堂上學的是方法;“手到”——課后要練的是習慣。
公開課結束后,初中部、小學部數學教研組圍繞公開課內容和學科教學進行了研討。項老師欣賞六年級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出要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首先要讓孩子們愛上數學,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初中部數學教研組組長周燚郴對公開課進行點評。他認為,公開課在教學中滲透多種數學思想方法,引發學生思考,深入自主鉆研,值得學習推薦。小學部數學教研組組長周小群老師總結發言,建議數學老師關注學生,培養興趣,鉆研教材,提高自身數學素養。
4月13日上午,初中部與小學部語文教研組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分別由六年級鐘亦宸老師,七年級周彩玲老師展示六下語文《養花》這一課。
鐘老師的教學設計層次清晰,詞語積累、細節品味、寫法提煉、對比閱讀,環環相扣,課堂循序善誘,慢慢推進。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在概括、品析、對比中完成學習任務。周老師從引導孩子們談自己養花的經歷走進課文,切入到文章內容概括,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寫養花樂趣的語句進行批注。課堂舒展自如,對學生質疑、探究、釋疑的引導有其獨到之處,學生回答時的不斷追問、與生活體驗相聯系等教學方法凸顯功力。
課后,所有聽課老師進行教學研討與交流。小學部教研組長張堅鷗老師和初中部教務處主任李海燕老師分別對兩節課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對研討課中的優點、亮點,以及具有借鑒意義的地方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于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則提出了誠懇的建議。
李海燕老師評課,雖然執教的兩位老師來自于不同的學段,但語文課堂的理念是一致的,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融閱讀、理解、感受、體驗、表達于一體,是學生的語言實踐與情思激發共融互促的過程,都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鐘老師的課堂是生態、民主的課堂,激情洋溢;周老師的課堂是細膩、延展的課堂,潤物無聲。
她勉勵老師們,語文是人生,所以語文課堂不只是知識課堂,更要關注價值點,是思維提升的課堂,是關注學生知識與精神道德共同成長的課堂。只有將這種“大語文”的思想貫穿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