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班簡介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09-28 10:22:06
鄭州外國語學校位于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6號,系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教育部首批確定的全國十三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國家科教合作促進高中科技后備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學校于1983年建校,建制為完全中學,地址在隴海西路65號。建校之初的十余年間,學校以“外語突出”為突破口,引進了富有外語特色的教學形式,穩中求變求活,慢中求快求高,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外語特色鮮明、文科優勢明顯的學校。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鄭外把辦學目標確定為“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全面發展”,在強化外語特色、文科優勢的前提下,堅持文理并重,抓好理科教學。2001年作為鄭州市重點工程,學校高中部外遷至高新區楓楊街新址,建設成為寄宿制高中,隴海路校區成為初中部。2004年學校提出了“強化與突出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理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新目標,在學生平均分班的基礎上,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開始進行理科實驗班的嘗試。2009年,基于從偏重于技能養成轉向學生的人格塑造的新課改精神和著眼于學生從中國和世界文化中汲取營養的辦學理念,學校把鄭外的培養目標提煉為: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并重,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高素質預備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的確定,使鄭外再次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育人高端,成為新課改的領跑者。
學校現有48個班級,在校學生2800余人,教職工近300人。校園面積164畝,擁有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包括400米塑膠跑道、標準足球場、體育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和供3000名學生食宿的公寓式宿舍樓和餐廳,以及科技實驗中心等學生自主活動場所。并且已形成了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一校五部”,由鄭州外國語學校統一管理的辦學格局。
建校30多年來,鄭外高揚“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旗幟,堅持以培養學生“個性張揚,特長發展,素質全面”為重心,努力培養“優一等,高一格”的預備英才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形成了以“嚴、細、深、實、快”為標志的干事創業新作風,以“肯干、能干、多干、干好”為標志的干事創業新境界,以“倡導兩個服務——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為標志的干事創業新態度。培養目標、職業定位等學校文化的價值取向已經深入鄭外師生人心,成為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鄭外”已經成為最優秀學生向往的學校,家庭為有學生在鄭外讀書而驕傲,社會為有鄭外品牌而高興,學校已經成為河南基礎教育的一張名片。連年被評為鄭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學科競賽先進單位。先后獲得了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學校文化建設百佳學校、鄭州市文明單位、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狀、河南省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高中錄取分數線連續九年居鄭州市第一;每年有200名左右的學生被保送到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保送生人數占河南保送生總數的一半以上;一本上線人數和上線率逐年遞增,2015屆達92%,在省內遙遙領先;學科競賽優勢明顯,近幾年來已獲數理化國際奧賽金牌3塊,2014年省級一等獎全省共198人我校占108人,占一半以上;每年有80余名學生考入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國外名校。
在鄭州市科教興鄭的戰略中,鄭外作為示范引領區域教育的領頭雁,獲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無論是學科建設,高端師資隊伍的打造,還是推進創新實驗室和培養創新人才的試點工作,鄭外都獲得了政府、社會以及相關高校在政策、資金上的鼎力支持。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政府、社會以及國內頂尖高校在教育發展戰略體系中對鄭外的重視和支持,無疑是鄭外下一輪騰飛的重要支撐和有利條件。
當前,鄭外上下正齊心協力,在傳承鄭外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努力創設一種能激發每個人的才智和創造力發揮的校園文化環境,盡可能提供學生按需選學的教育教學環境、教師按需施教的專業成長環境、高校按需選才的學生發展環境,努力把學校建成示范鄭州、代表河南、輻射全國的實驗性、學術性的全國最著名中學。
辦學特色: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全面發展
培養目標: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并重,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高素質預備人才
校風:團結 求實 創新 奉獻
學風:自信 勤勉 善悟 探究
教風:愛生 善導 嚴謹 致遠
管理特色:以“四干”精神(肯干、能干、多干、干好)為核心的學校文化,以“教師職業定位認同”、“學生培養標認同”、“四干精神為評價標準的認同”為三個側重點的學校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以“嚴、細、深、實、快”為特點的工作作風,以“三全管理”(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為代表的管理理念。
教學理念:使學生具有強烈的進取意識,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及初步的獨立獲取新知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文明守法的行為習慣及高尚的品德。
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提高和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實踐使理論具體化,實踐使理念明晰化。教師“以學論教”,教學“先學后教”,課堂以培養學生的“思悟能力”為目的,既是學校教師的共識,也是教學的反映。
堅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關注學生、注重學法的“新授課”、“習題課”、“講評課”、“復習課”等模式已從少數教師的優質課變為多數教師的常態課,從而在使學生盡快“獨立”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優秀文化傳統關鍵詞:“大師大愛”、“依依鄭外”、“思悟課堂”、“四干精神”、“三全育人”、“五字管理作風”、“優一等高一格”、“創新潛質學科特長”、“學生陽光自信”、“五愛教育”、“兩個服務”、“本土情懷”、“國際視野”。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