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校十年的感悟——應該怎樣去教育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08-29 16:20:10
人材之成,自兒童起。
辦校是為了教育,老師一直在教育,究竟怎樣才能有效教育?
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承認,教師、課堂的性質都在轉變。老師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渠道,今天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掌握的信息不可低估,他們其實已經比我們成人具備更加強大的認知力和更為開放的理解力,他們接受新技術,新科學,新事物的能力比我們成年人更強。
對我們包校老師來說,相比去教育、填塞孩子些什么,或許我們教會自己一些適當的相處方式會更加重要,這么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們:相處本身即是教育,最容易被接受的教育總是發生在不經意間。老師可以再給到他們什么?今天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更應該平等尊重。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能力。自信,陽光,關愛,誠信,這些全人教育所必備的優秀素養并不是具象的技巧,也不全為應試,為此,我們所應該付出的是時間,是自我的相應調整,在學會教育學生之前,我們應該先好好教育自己。
我們應該做的是和他們一樣,去聆聽,去分享,去尊重,去陪伴,去用更多時間獲取更好的相處之道,去幫助他們更方便,更有信心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幫助他們在葆有優秀傳統的同時,打開廣闊的未來,盡可能幫助他們成為獨立,健康,成為真正強大的人。
教育中教師成就了學生,也成就了本身。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養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變得和而不同,使其特長更加發展,變得更具良好的個性,更具鮮明的特色,成為有用之才。知行合一,教學相長。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