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青年學生要有青年學生的擔當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11-06 10:10:56
十九大時光
湖南長沙,湘江邊,建于上世紀80年代老舊小區里的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這幾天進入了“十九大節奏”。
校門口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的紅色大字;校園里的宣傳欄、教室的黑板報,營造出濃厚的“喜慶十九大”氛圍;十九大報告則成了師生們交流時的“熱詞”。
10月20日,由全體干部、部分師生代表參與的“不忘教育初心,擔當教育使命”學習十九大報告座談會,更是將這一氛圍推向高潮。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讀到十九大報告中這些語句時,我心潮澎湃,從來沒有感到過中國夢距離我們這么近。我們青年一代將擔當使命,腳踏實地,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努力。”該校青年黨校成員、高三文科實驗班學生石宇洋這兩天反復看報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青年人就要有青年人的擔當。那么,作為湖南基礎教育優質校,我們的擔當是什么?在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時,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全程觀看了十九大開幕會直播的校長鄧智剛將問題拋出。
“偏遠落后地區的人民,也對優質教育資源充滿向往。但他們的教育發展相對落后,師資這一塊尤其落后,我覺得學校在這方面大有可為。”負責對口幫扶龍山縣一中的教師黎明建議,學??梢蕴剿鹘⑴嘤柋∪鯇W校師資的長效機制。
“3年,就成了當地名校!”剛從慈利四中支教回來的高一化學教師朱旭自豪地說,“許多打算去外地就讀的學生現在選擇留在縣四中,因為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省城名校的教育‘福利’。”
幾年來,和朱旭一樣的支教教師,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派出了一批又一批。名師送教、聯校支教、交流培訓、集體備課、教育資源共享,特別是建立“麓山班”等一系列幫扶活動的推出,有效提升了慈利四中等薄弱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2013年至今,這所隸屬于長郡教育集團,擁有小學、初中、高中三部的湖南基礎教育優質學校,先后與省內6所薄弱學校簽訂了幫扶合作協議。地處國家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規劃中的懷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兩所偏遠學校,也在這5年間成為麓山國際的對口幫扶校。
一所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5年間共惠及3個地區、8所學校、近兩萬名師生、1.6萬余個家庭。
“我想,這就是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學校黨委書記楊革非的話,說進了每一位麓山國際人的心坎里。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a>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