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真理|如何在教育方面給予孩子正確的關愛?
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8-01-17 10:17:27
如今,孩子的教育成為家長們都共同關注和重視的一個話題,管孩子切記過渡,過渡干預、過度保護、過渡獎勵是比較典型和普遍的家長管孩子的情形,但國際學校不建議這樣也不會這樣做。這樣容易導致孩子拖沓、懶散、缺乏責任心。

看到題目,大家想要找尋管理孩子的真理,事實上,這些真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家長們慢慢感受出來的。
過度的獎勵會讓孩子驕傲自滿,甚至是得意忘形。所以巧獎勵,激發孩子內在動力是真理三,內部獎勵更容易影響孩子。孩子通過積極地探究和了解周圍世界,由此產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對孩子獎賞,此時家長如果能夠及時肯定、及時鼓勵并給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這種獎勵就是內在獎勵。相反,家長為了讓孩子做某事而給予物質上的承諾和獎賞,就是外部獎勵。
獨立自主是國際學校培養學生的優勢,可以讓大家很快的適應不同環境還比較淡定。那么多放手,培養孩子自主意識就是真理之一。 家長要逐漸對孩子放手,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給他們嘗試錯誤、并改正錯誤的機會。
有時候釋放天性過度了就養成熊孩子了,因此不放任,樹立孩子規則意識就是真理二。對孩子充分信任和放手,重視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并不意味著孩子就可以我行我素,也不意味著對規則的輕視和拋棄,而是允許孩子擁有有限的自由。但什么是可以適當放寬的,什么是需要限制的,什么是必須嚴格遵守的。這樣的管理也是國際學校的優勢所在。
如果知道是有獎勵才把事情做好反而會影響將來的發展。由這些報酬和獎勵引起的成果,孩子會更多地關注行為的結果而忽略行為本身,很容易對某種行為或學習逐漸失去興趣。
左后要說一個真理四,正歸因,引導孩子承擔責任。進行內部的、積極的歸因,不要外部的、消極的歸因。有些孩子考試沒考好,回到家就抱怨別人的原因,這種歸因方式往往會造成推卸責任、逃避現實的不良影響。
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認真、努力與否等,是個人自己可以調節控制的因素,這種歸因不但是一種內部歸因,也是一種積極歸因,這樣的孩子學習動力必然是充足的,偶爾成績不如意也會在日后積極作出調整。孩子出現外部、消極歸因的苗頭,家長一定要高度敏感并及時引導,不能任由孩子推諉責任,否則孩子的責任心會逐漸淡漠,慢慢變得對自己的學習也不想上心、不愿負責了。
育兒真理中每一種方法對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建議家長在充分了解、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管”孩子。愿您把孩子“管” 得朝氣蓬勃,充滿向上的生機與活力。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