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學姐講述在美國讀文科是種怎樣的體驗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09-22 13:43:32
國際部有著許許多多優秀的學長學姐,現就讀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程詩穎學姐,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榜樣之一。
2017年8月31日晚上,在國際部圖書館,我們有幸見到了學姐本人。她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講述了她在這幾年留學生涯中的經歷和體會。
程詩穎, 國際部2014年畢業生,曾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圣安德魯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波士頓大學等世界名校的offer,本科就讀于美國科羅拉多學院,現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
作為一名在理科上更有優勢的國際學生,學姐在大學里卻學起了政治、新聞和歷史學科;大一暑假時,她曾前往印度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實習,期間還不幸感染了瘧疾;現在的她,成功申請并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與全世界的優秀記者、學者一起學習!
改學人文學科,思考如何結合自己的理科優勢
明明自己在理科上更有優勢,為什么到了國外卻選擇了學習政治和新聞學科?學姐哈哈一笑,表示深入接觸了政治這個學科之后,才突然發現自己對此非常感興趣。再加上外國人往往有著中國學生只是理科好這樣的誤解,她也希望能為扭轉這樣的誤解而貢獻一點力量,于是就順其自然地改了專業。
理科與文科之間的轉換對她而言仿佛并無障礙,學姐提到,她反而開始思考如何在一群擅長文科的同學之間體現她的理科優勢。“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我思考是否可以將數據與當今社會聯系起來,做一些調查新聞。”學姐這么說道。
從理科跨越到文科,在美國的文理學院,三年修完五年課程,靠的可不是聰明。大一的時候,學姐常常在圖書館閱讀到凌晨四點,她說:“作為母語為非英語的國際學生,想要在國外學習文科,必須要擁有巨大的閱讀量。”
學姐掐指與我們算了算,每周兩大本書的閱讀量是最基本的。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學習是沒有任何捷徑的,只能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時間去累積。
除了學習,學姐還積極參加了許多課外的鍛煉,比如,她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學校第一個母語為非英語的寫作中心小導師;再比如,她憑借自己優秀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連續兩年被聘請成為了學校宿舍的管理員,而這個職位,因為收入高而被眾人瘋搶。
利用大學假期,體驗新聞工作者的真實生活
大一暑假的時候,學姐和一些同學一起去印度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實習。在那里,學姐看到了當地城市與鄉村的脫節。學姐說:“我想成為一個記者,一個新聞工作者,站出來,曝光這些不公平的存在。”的確,社會輿論的影響是巨大的,曝光,不一定意味著改變;不曝光,卻意味著永遠的壓迫。“這就是我作為記者的道德。”學姐說。
這次經歷對學姐的影響巨大。大二暑假時,程學姐申請到了去英國劍橋大學交換學習的機會,修習國際法;而大三的暑假,學姐則待在紐約,開始接觸新聞業的一些同行,為自己的未來——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而努力,并成功申請到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和全世界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一起學習的機會!
西方思維,從理解到包容
學姐說,現在的她其實已經能很好的適應西方的思維了。在美國學習和生活,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的不適應,而想在美國成為一名記者的國際學生,將要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多。
現實中有人總說沒必要這么逼自己,回國一樣可以活得很好。可是學姐愿意為了夢想而奮斗和堅持,她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她要求自己在學校里、在同學中,甚至是在以后的行業里都必須出類拔萃。其實,“拼命三郎”也是一種很有趣且非常有成就感的活法,不是么?
讀書絕不是避風港
學姐還告誡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因為沒有生活目標而選擇盲目的讀研、讀博。學姐在她的微信公眾號SHIYing(ID:shiying_ing)中也曾說過:“讀書從來就不是目的(objective)本身,因為無論是本科畢業就工作,還是繼續讀研深造,這些都只是實現我們生活目的的手段(approach)而已。好好讀書確實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生活態度,尤其是那些致力于獻身學術的人,但無論怎樣,讀書絕不應該是我們一味逃避生活選擇的避風港。”
留學路上的小建議
在講座最后,學姐給我們提了一些關于留學的小建議。
關于申請大學的文書,學姐說,必須要了解你自己。“你的人生想要完成什么?你有什么獨特性?你和學校為什么匹配?學校又為什么要錄取你?這些都是你們可以思考的內容。”
在美國讀文科有哪些難點?學姐也給我們講了講,第一是閱讀量,凌晨四點的圖書館,學姐基本是天天見了;第二點是價值觀的問題,需要適應西方的思維方式,理解西方的價值觀。
同時,學姐也提醒我們,美國簽證里理科專業的實習時期是3年,但文科只有1年。也就是說,在這短短的1年時間里,若是想要留在美國,就必須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簽訂正式的雇傭合同。讀文科的國際生,要留在美國,大多數時候需要證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這是非常難的。
最后,學姐也給我們灌了點“雞湯”。她說,學習的現階段(高中、大學本科)是我們最單純最簡單的階段,只需要一件一件事慢慢地完成,并不需要分心去操心社會、工作、家庭。但是,“未來能走多遠,大部分時候取決于的不僅僅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同時把多種事情做好的能力。”
講座的時間雖然不長,內容卻是十足的豐富。聽了學姐豐富多彩、刺激的大學生活,我不禁也向往起來。拼搏吧,像學姐一樣!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