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探究精神 兼顧育人本質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11-20 14:23:16
面對知識的探索,保有一份好奇,讓探索的目光在廣袤的知識蒼穹眺望;面對生命的感悟,執著一份探索,讓仰望星空的少年燃起翱翔天宇的信念。11月是新英才學校的探索主題月,11月6日,伴隨著冬姑娘的腳步聲,學校2017-2018學年11月升旗儀式暨探究月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劍橋國際中心的國旗儀仗隊和鼓樂隊雄姿英發,昂首闊步,鼓點鏗鏘,護送著國旗和校旗。升國旗、校旗,奏唱國歌、校歌,新英才學校全體師生肅立,感受祖國的偉大和學習的美好。11月是探究月,在每個同學的心中都有一種渴望,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劉月凝同學,在劍橋國際中心學習生活的幾個年頭,對于她來講,學校就是家,“一切從心出發”,愛心文化一直在傳承著,發揚著,新英才學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備受愛的滋養。在國旗下,在校旗下,劉月凝思緒萬千。
在劍橋國際中心的學習與生活,就是我們中學時代將要走過的迷宮,有知識的探索,有生命的感悟,有仰望星空的追問,有低入塵埃的體驗,可能會經歷滿天云霓的驚喜,更有可能會面對道阻且長的迷茫。站在迷宮的入口,你不必急于知道出口的方向,這道路將充滿奇跡,充滿發現。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遭遇風雨,也可能會經歷沮喪,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更顯珍貴;惟其磨礪,才始得玉成;唯其不斷探索,才終得不朽真理!”
探究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探究的思維方式不僅應該應用在我們的學習中,更應該成為我們認知世界的思維模式。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蒙空間和創空間的籌建負責人崔東立先生,在探究月的啟動儀式上,對于“探究精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探索精神是能夠主動地研究,發現自然事物的某些規律、聯系、屬性等心理傾向,從小培養探索精神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讓小孩子們愛上自然、愛上科學,對世界抱有好奇之心,是一切的起點。
歐美國家中小學常以“主題研究”代替“講授式”教學,讓學生自行收集數據,在過程中學習組織邏輯,主動去探尋,去發現。
對于“探究精神”,他提出了兩個關鍵詞:自信和堅持。愛迪生在研制白熾燈時,嘗試了上千種材料,均告失敗。有人嘲笑他說:“你永遠不會成功。”愛迪生不為所動,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廢寢忘食進行研究。終于,他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枚電燈,給世界帶來了光明。
愛迪生說,“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
在新英才學校的學習與生活,仿佛是一段需要我們走過的時光隧道,既充滿未知,也不乏困難,但更有夢想。也許前路漫漫,惟愿我們探索的過程充滿奇跡,充滿發現;也許道阻且長,惟愿我們追尋的過程百折不撓,勇毅前往。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